黑龙江注册公司

急速预约
代理记账88元起 | 131-7641-8775
我要服务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十项创新实践案例发布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平围绕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十项创新实践案例做了专题发布。王平介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自去年8月份挂牌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成向北开放重要窗口要求,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开放环境下进行压力测试,形成了一批涵盖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和改革实践案例。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十项创新实践案例发布

王平表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来自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来自于中省直各部门和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的改革探索。此次发布的10项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省自贸办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可复制”原则,对三个片区报送的创新案例进行优选,经过反复论证、认真审核评估,并经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对外发布,这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历程上又一个新的起点。

王平说,10项创新实践案例中,哈尔滨片区4项,分别是企业“跨域”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构建大数据与建筑安全管理相融合的“智慧工地”、依托“共享即惩戒”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业务;黑河片区3项,分别是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创新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跨境电商货运物流“多仓联动”数字化集运新模式;绥芬河片区3项,分别是构建中俄车辆联检快放新模式、创建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构建对俄特色医疗旅游模式。

王平表示,制度创新作为推进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引擎,将继续承担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作为新设自贸试验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将有力地回应社会关切,释放沿边开放、大胆创新、“投资必过山海关,投资首选自贸区”的强烈信号。

下步,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国际经贸新趋势,紧紧围绕制度创新主旋律,推动涌现更多具有龙江特色、系统集成的制度创新成果,把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投资的福地、创新的高地、成本的洼地,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造向北开放重要窗口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企业“跨域”登记注册、“智慧工地”、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四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发布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管理局局长任海龙详细介绍了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的四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任海龙介绍,一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省自贸办协调指导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形成了多领域、复合型改革态势,聚焦营商环境改善,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法制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金融开放等方面寻求创新突破,形成了32项改革创新案例。

一是企业“跨域”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片区发布的“企业登记4.0版智能审批系统”,开发了网上视频服务、辅助填表、人脸识别等一系列“不见面”审批功能;建立了经营范围和住所(经营场所)标准数据库,申请人通过在线自动比对审核,实现“秒批”;充分发挥境外招商代表处和深圳政务服务合作机构的功能,通过指标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外资、外地企业“离岸”“异地”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

二是构建大数据与建筑安全管理相融合的“智慧工地”。哈尔滨片区依托片区内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研究制定涵盖人员管理、扬尘噪声监测、全景图像视频等多项“智能化应用”的《哈尔滨新区“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依靠物联网设备,数据通过现场现场终端设备无线上传到云平台服务器供管理人员调用数据,以提高现场管理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三是依托“共享即惩戒”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哈尔滨片区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在“信用中国(黑龙江)”开辟“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模块,向社会公开哈尔滨片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息,并将信用承诺信息交换共享至哈尔滨片区审批监督执法一体化平台,实现信用数据部门共享,为实施信用监管提供依据。监管部门适时对被审批人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检查核查,并及时推送相关信息至行政审批部门,行政审批部门依法做出行政审批决定。该项机制全面实现了政府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全程服务”转变。

四是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业务。片区依托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与企业在实际办理业务中的痛点与需求,允许片区内的银行为境外机构办理“NRA账户”。大大降低了“走出去”企业人民币结算汇兑成本,有效的扩了人民币跨境使用。同时针对客户服务中的痛点出台了NRA账户综合服务方案,简化企业需提交材料,减少企业现场办理次数,实现“一站式”结汇及支付,便利客户支付结算,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任海龙介绍表示,下一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将继续和有关部门一道,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生命线,开展更多的探索和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瞄准“首创性”的探索,及时总结梳理各个领域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创新成果,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自主创新出经验,进一步彰显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建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创新跨境法律综合服务、货运物流“多仓联动”……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三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发布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海东详细介绍了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的三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王海东介绍,建设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是黑河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担负国家使命、承载全省重任、寄托人民期盼。黑河片区自挂牌成立以来,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及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积极复制推广上海、广东等成功经验,先行先试各类改革措施,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黑河特点的自由贸易新模式。黑河片区3个创新案例情况如下:

一、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依托边境贸易形式,建设大黑河岛国贸城中俄艺术品交易平台,实现俄罗斯油画艺术品直销体验和线上运营,并采用“信用担保”方式代替传统保证金和关税保证保险方式,开展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实现出入境运输和监管模式创新,提高入境效率,有利于企业拓展艺术品的保税储运、展示、交易等经营业务,开拓俄罗斯及欧洲国际艺术品市场。

二、创新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我们积极探索创新跨境法律公证服务业务规则互认,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建立中俄双方公证协会交流互助平台,形成服务境内外的跨境法律综合服务新模式,开创我省涉及俄罗斯公民在境内不动产继承公证的先例,实现法律服务机构“走出去”,为企业开展诉讼、仲裁提供便利,将涉外法律服务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三、跨境电商货运物流“多仓联动”数据集成集运新模式。依托黑河跨境电商园区核心功能区,完成海外仓、边境仓、中继仓、前置仓等“多仓联通”基础设施布局,运用大数据管理模式分配商品各仓之间流动需求,打通进出口双向通道,实现跨境数据与跨境产业直接关联,有效破解中俄跨境电商物流货物集运和时滞难题,提高出口企业物流中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塑造中俄跨界电商产业合作新格局。

王海东表示,下一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将深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围绕自贸片区战略定位,紧密结合黑河独特的区位优势,突出城市功能和产业特色,打造我省向北开发开放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黑河模式”。深入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加快制定出台更多能操作、可量化、高透明、易评估的创新服务举措,以更大力度推动政府改革,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更大力度推出便利化措施,为我省对外开放和沿边经济发展提供新经验。

二是突出政策创新这一关键,以更宽松的政策体系聚人聚财聚项目。聚焦对外开放、动能转换、交通枢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等方面,研究推出一批开放水平更高、自由化程度更大、便利化措施更全、辐射面更广的政策体系,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三是强化金融创新这一支撑,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持金融机构在黑河推进跨境金融合作和业务创新,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清算业务,扩大卢布现钞兑换及使用范围,使金融服务助推企业发展,促进中俄两国产业合作及跨越发展提质升级。

四是打造离岸经济这一引擎,拓宽对外开放新空间。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俄布市“大学城”科研力量,建设国际创业创新中心,开展科技研发与产业化国际合作,吸纳外部创新成果,进一步密切与俄罗斯经济联系,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形成辐射推动效应。

构建中俄车辆联检快放、创建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构建对俄特色医疗旅游模式……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三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发布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绥芬河市政府市长、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王永平详细介绍了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的三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王永平介绍,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百年口岸”绥芬河站上对外开放最高平台,成为了产业、功能、政策性园区最富集的沿边口岸,具有深远的里程碑意义。经过近一年的建设,绥芬河片区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了21项制度创新案例,有三项案例入选首批全省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并在全省复制推广,现将三项案例情况介绍如下:

一、构建中俄车辆联检快放新模式。绥芬河片区优化中俄车辆通关与备案流程,建立“自助自驾”通关模式,由备案、查人、查车的“多次停车受检”方式,改为“一次停车受检”的通关模式,可以同时通过边检、海关两个部门的查验,以“串口通信系统”为基础实现联查联验;改进备案系统,增加“车牌识别系统”功能,取消安装司机感应卡和车辆感应卡等设备,实现了查验与备案采集同步进行。

同时,对自驾游团组实行预约申报、“组团式”验放,设置专用通道,实现随到随检、组团验放。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缩短了通关候检时间,提升了备案效率,信息采集备案时间由原来30分钟缩短到2分钟,车辆查验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30秒,为司乘人员和中俄旅客提供了极大便利,提升了中俄两国司机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二、创建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绥芬河片区为进一步探索壮大互市贸易规模,按照“规范运营、依法推进,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闭环管控、防范风险”的总体思路,创建了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应,着力推动兴边、富边、稳边、固边。在全流程监管模式中,重点做到了“四个规范”,实现了“三闭环一放开”:

一是规范交易流程,实现了“操作闭环”的流程创新,建立了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参贸主体认定流程,实行了俄籍自然人作为俄方参贸主体开展互贸活动的登记管理制度,由海关、税务局、市场监管局、互贸管理局等多部门通力配合,确保了俄籍自然人提交单证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同时,创新中方参贸主体的认定监管模式,由片区市场监管部门为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颁发营业执照,在经营范围上赋予其除国家限制、禁止及互市贸易负面清单以外的货物进出口经营权,进一步提升了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组织性、可监管性和积极性。

二是规范跨境付汇,实现了“交易闭环”的结算创新,海关、税务、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相关商业银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创建了“绥芬河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中心”,结算系统内部即可实现对资金流的完整记载,引导和规范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方式。

三是规范出口纳统,实现了“数据闭环”的统计创新,在公路国际客运站设立了互贸商品出境服务中心,理顺申报流程,安排专人对互贸商品出境申报纳统进行指导,推动互贸商品出境海关纳统工作走上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是规范铁路互贸,实现了“公铁放开”的路径创新,创建了全国首个铁路互贸(点)交易市场,安装运行新型海关监管设备设施,开发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规范交易流程,面粉、亚麻籽、亚麻籽油和葵花籽油等大宗商品的铁路互市贸易已率先“破题”。2019年,绥芬河片区完成互贸进出境总值合计25.8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1555万元人民币,共办理互市贸易跨境结算129笔,金额1081万美元,目前,互市贸易区登记注册的俄籍自然人已达125个,两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已完成注册,通过创建中俄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增加了市场主体、扩大了交易总量、优化了结算方式、创新了付汇渠道、扩大了互贸空间。

三、构建对俄特色医疗旅游模式。绥芬河是黑龙江省首个对俄医疗旅游试点市和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发挥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特色优势,绥芬河自贸片区构建了对俄特色医疗旅游新模式。

打破了“供需”壁垒,开辟“一站式+营销”医疗旅游模式,形成了“宣传推介—诉求反馈—来院诊疗”的一站式医疗旅游模式;

打破了“时空”距离,推行“互联网+医疗”新型诊疗服务,通过俄罗斯信息APP、邮箱可预约、挂号和上传病例资料,实现定期回访和健康信息交流;

打破了“服务”瓶颈,开发“特色化+中医”优质医疗产品,组建对俄康复治疗团队;

打破了“国别”界限,创新“境内外+精准”医疗旅游宣传,定期定点精准宣传推介。

截至目前,累计接待俄罗斯医疗旅游者4万余人次,对俄医疗旅游网站访问量达20万次。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成为黑龙江省接待俄罗斯医疗人员最多的医院,以健康体检和中医保健为主的医疗旅游已经成为绥芬河重要旅游品牌。

王永平表示,下一步,绥芬河片区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制度创新成果,将其转化为能够切实推动片区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大举措推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快速发展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副厅长王东介绍了近一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重点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王东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一年来围绕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实,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平台,做好对外宣传交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动自贸试验区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和国家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均超过90%。我们建立总体方案试点任务落实清单,逐项逐条予以推进,23个中省直主要责任部门也制定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措施。截至目前,总体方案89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3项,实施率达93.3%;国家推出的改革试点经验力争能复制皆复制,我省自贸试验区适合承接的共计207项,现已复制推广190项。

二是着力推进制度创新。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我们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按照“实施一批,研究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便利化、贸易转型升级、金融改革创新、中俄跨境合作等领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创新实践案例和线索,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具有龙江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

三是对标国际高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推动各片区努力创新便利化审批服务模式,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534项改革事项全覆盖。三个片区主动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整改,自贸试验区整体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

四是提出系列重磅举措,释放投资磁吸效能。为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推动各片区因应形势发展,积极设计开展多场线上线下招商引资活动,主动出台了相应支持政策。哈尔滨出台促进产业集聚“黄金30条”、支持改革创新“新驱25条”;黑河片区出台“招商10条”;绥芬河片区出台“扶持办法16条”等。截至今年6月底,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3592家,新签约项目120个,投资额1784.28亿元。

五是加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合作,推进联动发展协同创新。推动三个片区在产业对接、项目落地、人才交流、经验复制等方面同广东自贸试验区对口片区加强合作。哈尔滨片区启动建设深圳(哈尔滨)产业园,积极推进“智慧+园区”的开发模式。黑河片区推动珠海与黑河企业合作建设中医药跨境集群项目。绥芬河片区学习借鉴南沙片区先进经验,推动落实先进通关方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率达100%。

王东表示,下步,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组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专班,聚焦建设、考核、评估、创新等重点任务,力争取得新突破,推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向更高水平开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自贸片区推出服务新模式:

三大方面为“跨域”企业提供便利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管理局局长任海龙详细介绍了哈尔滨自贸片区推出企业“跨域”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做法及经验。任海龙介绍,企业开办便捷度是世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面对自贸区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高地的发展功能定位要求,推动企业开办工作制度创新,实现企业开办的跨域办理,也是助推市场主体集聚,提升区域要素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哈尔滨片区围绕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效率,打破空间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境外企业、异地投资者办理企业登记便利度,组织推出了企业跨域登记创新案例,主要做法是,

一是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对企业登记流程、环节进行优化再造,将原来填报事项改为勾选项,使登记环节更加精简便利。

二是建立建立哈尔滨片区企业开办直通车网上专属平台,打造企业登记智慧4.0系统,实现企业设立、发票申领、刻制公章和社保办理等开办事项的一网受理和一网通办,为企业跨域登记办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三是实现服务前移和在线协同办公,依托莫斯科中俄产业园招商代表处和深圳服务机构,为域外企业提供材料核验和咨询服务,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有效地破除时间、空间和语言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外地来哈投资的便利度,展示了片区的良好形象。

建国际艺术品交易平台、中俄双方公证协会交流互助平台,

两大平台不断促进中俄合作与发展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海东针对黑河与俄罗斯如何开展合作、如何推进自贸试验区创新进行了介绍。王海东介绍,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主要发挥相邻城市聚集功能,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平台,开展特殊监管区外展示交易。近年来,随着“黑河中俄文化大集”“大黑河岛经贸洽谈会”等众多文化交流平台和展会的搭建,黑河市已发展成为俄罗斯及欧洲文化艺术品对华存储、展示、创作、交易的重要窗口,为黑河自贸片区依托边境贸易形式,在海关特殊监管域区设立中俄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存储场所,依法依规开展国际保税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业务,大力探索文化艺术品出入境制度创新模式提供了有力条件。建设大黑河岛国贸城中俄艺术品交易平台,实现俄罗斯油画艺术品直销体验和线上运营。

王海东介绍,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黑河片区还建立了中俄双方公证协会交流互助平台。利用黑河公证在涉外领域具有丰富法律服务经验的优势,充分发挥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的平台作用,组织中俄专家共同探讨两国法律关于公证的法律适用、公证规则衔接问题,加强与外事部门、商务部门的沟通,对于在涉外企业和公民的法律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运用“互联网+涉外法律服务”模式,实现一网通办。

截至目前,通过国际法律综合体办理公证业务8件,解答中国公民公证120余人次,解答俄罗斯公民公证咨询20余人次,为相关企业办理了大量授权委托公证,为企业开展诉讼、仲裁提供了便利,将涉外法律服务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今后还将在旅游、文化、体育、医疗、科研、教育等都市化服务领域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创新。

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

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促进互贸体系融合发展

14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绥芬河市政府市长、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王永平针对“创建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的集成案例,介绍了如何推动互市贸易进一步发展及改革。王永平介绍,绥芬河互市贸易开展较早,长期以来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去年借助互贸进口国别扩展的有利政策,绥芬河片区在互贸进口哈萨克斯坦、韩国、白俄罗斯商品上实现了新突破,推出了俄籍自然人跨境人民币支付、代理人办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代理边民支付外汇等三项“全省首创”业务,全年互贸进口交易额达7亿元。

王永平表示,下一步,绥芬河片区将更加注重互贸领域的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实现互市贸易裂变增长。集聚俄、韩、朝、蒙古等15国资源,扩大大豆、亚麻籽等新品种进口规模,互贸额力争突破20亿元。探索引进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社区在线校验、远程互贸交易”。

谋划建设互贸商品馆,成立边民互贸合作社,目前已有两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完成注册,有效解决互贸进口关单、备案、结汇等问题。建设互贸“单一窗口”和跨境线上运营平台,放宽二级市场准入条件,拓宽互贸商品销售渠道。制定互贸进口落地加工支持政策,辟建互贸加工产业园,推动高品质进口向高价值加工转化。通过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构建“贸易、展示、加工、市场”融合发展的互贸体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杨艳/文刘达齐/摄影

编辑:马云鹏

服务
公司注册
代理记账
公司变更
注册商标
工商
工商注册
财会税务
工商专题
经营范围
法律
商标知产
股权架构
人事社保
创业法律
联系我们 / 其他城市
服务热线:131-7641-8775
黑龙江品创财税服务有限公司
到专业的财务公司代理记账,找品创财税享受专业的服务!
微信客服

扫描二维码

品创财税微信